一百一十三學年度第二學期
課程名稱:文教產業與趨勢分析
學分數:3學分(選修)
開課班級:教經三
上課時間:每週五10:10-12:00
上課地點:篤行樓未來教室Y603 (第1&10周在Y803教室)
一、教學目的:
讓學生透過實作的方式,去深入了解一個產業的發展歷史與未來發展方向。主要目的在教導學生學會「如何」了解一個產業,而非只是靜態的認識一個產業。有別於純粹課堂上聽講的方式,透過創業的假想,學生可以在自己的興趣與夢想下,運用且整合過去所學的相關知識,進行一場自發性的學習。
二、授課內容說明:
了解「管理學」的人都知道,學習管理不是在追求標準答案,每一個管理問題都會因為背景不同、情境不同、參與的人不同而有不同的思考角度和解決方案。因此,這門課重點不在教大家「產業趨勢分析的結果」,而是「如何分析產業」。換句話說,目的在教學生釣魚的技術,而不是在學生面前帥氣的把魚釣給他,告訴他這是什麼魚。因此,本課程最關鍵的學習主軸便在於:每位學生必須在學期初便找到一整個學期的合作夥伴,並確認創業的產業與公司型態,搭著每週的授課和討論主題,小組成員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學習自己所關注的產業和事業所應該掌握的東西。換言之,建立創業計畫只是一個學習的手段,最終目的在學習如何分析產業,也因為過程會有強烈的參與感,期末時,不僅最後會有一個具體的計畫書產出,同時在過程中也不知不覺的學習了許多產業分析的技巧與能力。
上課方法如下:
(一)理論講授:產業分析與策略管理相關理論的講解。
(二)創業方案研擬:尋找合作夥伴建立創業團隊,針對共同興趣尋找創業目標及開店位址,並進行評估分析與相關作業。
(三)平時報告:四次小組報告分散在學期中,各個創業團隊根據指定主題,針對所欲開創的事業進行產業資料蒐集與分析,並在課堂上分享,透過彼此的意見交流,不斷修正創業計畫內容。
(四)市場實地訪查:創業團隊必須深入特定產業特定地域,進行實地了解。
(五)創業計畫期末報告:成果驗收。
特別說明:
此門課並非教導學生創業的課程,也並非教導學生寫作企劃書的課程。創業計畫案的實作設計僅僅為了讓學生因為有參與感而更融入對特定產業的了解與認識。若對創業本身有興趣,或者對企劃書撰寫技巧有需求者,強烈建議選修其他老師開設的「企劃書撰寫技巧」、「創業管理」,及「資本預算評估」等相關課程,以達到完整的學習效果。
三、評分準則:
四、建議參考書籍:
鍾憲瑞著,2008,產業分析精論:多元觀點與策略思維,台北:前程文化。
洪明洲編譯,1999,現代競爭分析,台北:華泰文化。(編譯自Oster, S. M. 的Modern Competitive Analysis)
麥可.波特,2010,競爭優勢(上)(下),台北:天下文化。
五、課程進度規劃:
週次
日期
教學主題
備註
1
2/21
課程簡介與分組
2
3
2/28
3/7
二二八
產業組織與五力分析
~休~
4
5
3/14
3/21
產業疆界與生態
Porter的三種一般性事業策略
趨勢分析(一)
針對創業構想、創業理由,及獲利來源進行分享
6
7
8
3/28
策略群組與價值體系
4/4
清明節假期
4/11
產業聚落
~休~
9
4/18
趨勢分析(二)
修正第一次內容,並提出明確目標市場、公司基本資訊等
10
4/25
(Y803)
蒐集次級資料的方法
市場調查工具
11
5/2
趨勢分析(三)
針對個別特定產業在法規上的要求或政策資源進行分享
12
5/9
13
5/16
市場調查資料分析
產業區位
趨勢分析(四)
針對市調結果進行分析,並針對潛在消費者意見進行分享與企劃內容修改
14
5/23
產品生命週期
產業轉型
針對個別特定產業裡的典範案例分析其可以借鏡之處
15
5/30
端午節
~休~
16
6/6
創業計畫發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