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Q16:可以旁聽嗎?

  這個問題通常會出現在研究生身上。大學生有旁聽需求的倒不是沒有,例如因請假沒上到自己班上的課,只好在另外一個班級旁聽;或者和男女朋友有約,提前到教室等待,只好進來旁聽。也由於不是常態,因此對於大學生旁聽大學部的課程,我採完全開放的方式:不需事先報備,找個位置坐下來即可。如果你有特殊需求,例如希望充分學習課程內容,可以讓我知道,以協助分組等事宜。

  至於研究所以上的課程,任何人想要旁聽,都相當歡迎。 但是旁聽生必須要參與所有正式修課同學的所有活動,包括分組、閱讀文章及個案、討論、參與課堂活動,並且繳交課堂使用的Cold-Call Card以進行抽籤發言機制。換言之,除了不需要擔憂筆試的準備,以及成績的壓力以外,旁聽生必須投入許多心力在該門課上。

  因為課堂是知識匯集與交流的殿堂,每個人都有權利在這裡挖掘寶藏,也有義務貢獻自己的知識,特別當你的身份已經是研究生時。也因此,旁聽並非僅坐在教室角落抄著筆記,而必須同樣被要求高度投入在課堂中。

  其實,學生想要旁聽多半不是由於不具有修課的權利,通常是因為擔心課業負擔過重,絞緊牙根選修了,卻無法兼顧所有的課程得不償失,因此想用旁聽的方式,一方面比較輕鬆,一方面又可以學到東西。對於明明課業壓力很重卻又想旁聽的同學,我基本上是很讚賞的,這凸顯某種程度的求知慾。但別忘了,只要是人幾乎泰半有惰性,也因為旁聽的非正式性,使得當手邊事情一多,身體稍微疲憊,就容易產生:「算了,今天不去上課了,下次再去吧」的心態,在課堂上也容易發生因為自己的旁聽身份而減少發言,甚至乾脆不發言的情形,所以,我雖然歡迎旁聽,但卻是不鼓勵的。

  在此,我說一下自己的小故事。博四那年,正為了學位論文奮戰,早就完成修課規定的我其實大可不必再修課,但是系上剛從他校挖角來一位學術研究功夫深厚的蔡老師,開了一門我沒修過也很感興趣的課,於是我讓老師知道我想去旁聽。 但老師希望我不要旁聽,直接來修課;我清楚自己蟄伏的惰性,便用論文時間緊迫且壓力較大,甚至省學分費都拿出來當藉口,跟老師「盧」了三次,老師有耐心的勸了我三次,用的理由和我上面描述的相距不遠,他還差點幫我募款當學分費,有師如此,夫復何求。

  於是,在撰寫學位論文的關鍵時刻,我修了那門課。

  直到現在,我一直很慶幸,我真的修了那門課。以正式修課生的身份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解如沐春風,和同學交叉討論吸收眾人知識精華,我想,如果我是旁聽生大概會缺乏這種紮實的感覺。除了這門課所獲得的知識內涵以外,還有一點更實質的好處是,我的成績單上可以證明我用多少心力修了那門課,或許哪一天你會發現這個證明很重要,誰知道呢?(此問題由彰化師範大學人管所林慧琳提供)

 

bottom of page